小儿丘疹性肢皮炎综合征

小儿丘疹性肢皮炎综合征

概述:本病由Gianotti于1955年首先报道,1957年Crosti又作了报道,故此病又称Gianotti-Crosti综合征。主要特征为肢端红斑性丘疹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无黄疸型肝炎。本病又称小儿无痒性肢端皮炎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
    1.传染源  主要是急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,慢性HBV携带者以及其他HBsAg阳性的患者,如血中HBsAg阳性的肝硬化、肝癌及其他患者这些患者中如果感染性标志物(HBeAg,HBcAg,HBV DNA,HBV DNAP)阳性则传染性较强;反之则传染性较弱。至于HBeAg阴性、抗-HBe阳性患者的传染性则要参考血清中HBV DNA含量及肝病严重程度而具体分析:如果血中HBV DNA阴性或低滴度,肝病的程度也较轻则说明HBV复制减少,传染性较低,反之,则可能HBV发生变异,其传染性不一定少。近年发现,某些单纯抗-HBc阳性者应用PCR仍能从其血液中检出HBV DNA,值得重视。某些HBsAg阳性者体内只有整合的HBV DNA而无完整的乙肝病毒,故并无传染性,但其诊断比较困难。血中所有HBV复制指标均阴性,同时肝组织中只有整合的HBV DNA而无游离的和复制的HBV DNA似可诊断,也还需进一步证明。
    2.传播途径  HBsAg可通过各种体液排出体外,如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唾液、乳汁、月经、泪液、尿、汗等。但乙肝病毒颗粒则在不同的体液中出现的频度不同,因此各种体液的传染性相差很大,其中以血液、精液、月经和阴道分泌物传染性较大,唾液也有一定的传染性,但意义较小。故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。
    (1)围生期母婴传播:主要在分娩过程中受染。其根据是:
    ①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,出生时HBsAg阴性者,以后有60%左右转阳性,其转阳性时间约为生后3~4个月,恰恰符合乙肝的潜伏期。
    ②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,出生后立即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(HBIG)及乙肝疫苗等进行预防,可有90%~95%的保护率也提示为分娩时受染。因为如果胎儿已在宫内受染,出生时HBsAg即已阳性,则HBIG及乙肝疫苗等不可能再使其阴转。
    ③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大量的母血和羊水,新生儿胃液中绝大多数HBsAg阳性也说明这一点。
    关于子宫内受染的频度各学者报道不一。最初,学者们根据对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应用HBIG加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推算,子宫内感染率约5%。但以后根据胎儿肝中HBV DNA检测发现远远超过此数。我们曾应用分子杂交在26例HBsAg阳性母亲引产的26名胎儿肝脏中发现7例(26.7%)HBV DNA阳性。国内易氏应用同样方法发现宫内感染率也达26.7%,说明宫内感染率是很高的。那么,又如何解释新生儿经过免疫接种可有90%~95%的预防效果?这可能与HBsAg是否表达有关。因为如果胎儿肝中的HBV DNA是非复制型或整合型的就有可能不表达HBsAg。至于这部分血中HBsAg阴性而肝组织中仍有HBV DNA小儿的长期预后如何,值得进一步研究。此外,HBV是否可能通过卵子和精子传播也值得研究。鸭肝炎的研究表明,母鸭DHBV阴性、公鸭DHBV阳性,部分子鸭也可DHBV阳性,提示DHBV可通过精子传播。我们也曾应用分子杂交对37例慢乙肝患者的精子进行了研究。发现6例HBV DNA阳性,其中游离型3例,整合型3例。因此HBV是否存在父-婴传播值得进一步研究。分娩后母乳喂养及水平传播一般意义不大。有人曾对母亲HBsAg阳性者的新生儿进行过母乳喂养及非母乳喂养的对比观察,发现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。
    影响围生期传播的主要因素有:①母亲血中HBV DNA的浓度越高危险性越大。浓度>10pg/10μL时,即使应用HBIG及乙肝疫苗也很难预防。②母亲HBsAg滴度越高危险性越大。③母亲血中HBeAg阳性者危险性很大(85%的新生儿可成为HBsAg携带者),阴性者较小,抗-HBe阳性者更小(1%~3%新生儿受染)。④剖宫产分娩者受感染机会较小。
    (2)医源性传播:
    ①经血传播:输入HBsAg阳性血液可使50%受血者发生肝炎,对供血员进行HBsAg及ALT的筛查可大大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,但筛查的方法必须灵敏。1986年北京市曾发现,应用RPHA法检测HBsAg阴性的248份供血员血清,再用RIA法复检,阳性者19例,漏检率7.6%。HBsAg阴性、抗-HBc阳性的血液也有一定的传染性。有人报道可引起14%(6/44)的输血后乙型肝炎。但因抗-HBc阳性者太多,如筛除抗-HBc阳性血液,将大大减少血源,故尚不能将抗-HBc检测作为筛查供血员之项目。输入被HBV污染的因子Ⅷ、因子Ⅸ、凝血酶原复合物及其他血制品也会传染HBV。血液透析病人及工作人员的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率也均高于一般人群。
    ②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:这是医源性传播中最主要的。实验证明,注射11-7ml含HBV血浆即可发生HBV感染。因此在采血、注射、预防接种、针刺时如消毒不严或共用针头或针筒,均可引起乙肝传播。河北省某农村采取注射器严格消毒之后,HBsAg阳性母亲1岁儿的HBsAg阳性率由未严格消毒前的15.4%(11/74)下降到3.3%(6/165),2岁儿由11.5%下降到2.1%,可充分说明这一点。此外,也有针刺引起乙肝传播的报道。
    其他医疗器械、物品以及肝炎门诊、化验室及口腔科等诊室环境亦均可有严重污染,不仅从未消毒的器械上可检出HBsAg,而且从消毒过的器械,甚至消毒液中也可检出HBsAg,因此加强医院中的消毒隔离管理非常重要。
    ③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传播:医务人员常通过意外针刺和医疗损伤而受染,也可经口吸入污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受染,国内外均有报道,医务人员,特别是经常接触血液者,HB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。也偶有HBV阳性医务人员感染病人的报道,但很罕见。
    (3)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: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HBV,因此性传播也是乙肝重要传播途径之一,也有人将乙肝列为性传播性疾病。北京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平均为5.4%,而20~29年龄组达7.71%,是否与性传播有关值得研究。密切接触也可引起HBV传播,如同家庭、同托幼机构、同学校、同军营内的密切接触等。其传播机制尚不十分清楚,可能是通过皮肤黏膜破损(显性和不显性的)而受染。
    3.人群易感性  凡未感染过乙肝也未进行过乙肝免疫者对HBV均易感。
    4.流行特征 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。根据1992~1995年第二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,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9.75%。乙型肝炎的总感染率为57.63%。2001年乙肝发病数为584960。HBsAg阳性率的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。10~14岁为第一高峰,30~35岁为第二高峰。地区分布为农村高于城市,南方高于北方。性别为男性多于女性。

病因

病因:由表面抗原为ayw亚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引起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只有通过消化道、皮肤黏膜的原发病感染才发生本病。输血或注射感染时则不患病。用免疫荧光检测皮疹发现皮疹处小血管壁上有抗原过剩的HBsAg-Ab复合物一过性沉积,此可能对皮疹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。现认为本病是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乙型肝炎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发病年龄自6个月至15岁,但主要发生于2~6岁的儿童。患儿可无任何前驱症状,但常先有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。皮疹比较对称地起于四肢远端伸侧,3~4天内迅速扩展到面、臂等处,但躯干少见,不侵犯口腔黏膜。无自觉症状,基本损害为暗红或葡萄酒样红色扁平丘疹,边界清楚,孤立散在而不融合。下肢损害可以发展为紫斑样。在肘、膝和手、足背处因易受机械性刺激而呈同型反应,出现线状排列。单个皮疹的大小随年龄而异,一般年龄越大皮疹越大,直径可达5~10mm,年龄大者皮疹直径为1~2mm。但在同一患儿,皮疹大小较一致。皮损一般经3~4周后逐渐消退,留有暂时性褐色色素和糠皮样鳞屑。
   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,以腋窝、腹股沟处明显,可持续2~3个月。淋巴结无疼痛。一般在发疹同时或发疹后1~2周发生肝炎。表现为肝大,肝功能异常,但无压痛或自觉症状。95%以上为无黄疸型肝炎。只有5%病例,年龄在6岁以上者,多在皮疹出现后3周出现黄疸。患者可有轻度发热,但全身情况良好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一般在发疹同时或发疹后1~2周发生肝炎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ALT和AST增高。血胆红素正常。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少,单核细胞可以增多。血清蛋白电泳于急性期α2及β球蛋白增加,后期丙种球蛋白增加。用血清学及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抗原可获阳性结果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组织病理:表皮有轻度或中度棘层肥厚和过度角化,真皮上部水肿,毛细血管扩张,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,淋巴结内有弥漫的网织细胞增生。皮疹电镜检查可见真皮上部的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原浆内有直径为20 nm的微细管状集合块,淋巴结和肝脏电镜均能发现乙肝病毒抗原结构。

诊断

诊断:根据皮疹特点、浅表淋巴结肿大和无黄疸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,诊断并不困难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过去认为应与不伴有肝炎的小儿丘疱疹性肢端皮炎相鉴别,目前根据第5届世界小儿皮肤病学大会资料,认为两者皮损无法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,至今尚无特异疗法,一般作对症处理。

预后

预后:皮损一般经3~4周后逐渐消退,留有暂时性褐色色素和糠皮样鳞屑。预后好,不再发。

预防

预防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